美苏之争,衣阿华级战列舰大战基诺夫大巡,谁才是真正的海洋霸主?

条条 316

美苏之争,衣阿华级战列舰大战基诺夫大巡,谁才是真正的海洋霸主?

一,美苏之争,衣阿华级战列舰大战基诺夫大巡,谁才是真正的海洋霸主?

其实在美苏之争时代,衣阿华级战列舰已经濒临退役,本身大舰巨炮时代已经被二战证明不适合现代海战了。在大舰巨炮时代,海战的交战距离被定义在40km以内,实际交战距离都是在20km上下,再远了,根本打不中。


美苏之争的时候,是美国海军航空母舰大发展时代,而苏联为了突破美国的海上战略,采取了潜艇和导弹的对应战术。


而基洛夫级巡洋舰更是苏联海军反航母作战的核心力量。它是世界上第一款采用垂直发射技术的战舰,并且采用的是超音速反舰导弹,


它当时在世界上出现的时候,有很多年,美国海军的防御力量对他是无解的,当时美国没有一种防空武器能对付超低空超音速突防的反舰导弹,而这也是密集阵后来发展起来的原因。


只能通过航母战斗群的飞机将它试图击沉在反舰导弹的射程之外。


如果这两种舰艇单独海上PK,恐怕只能是臆想,不会有哪个指挥官会傻到跟它对打的。就算衣阿华级战列舰后期改装了鱼叉反舰导弹,那跟基洛夫也差的太远。


就算是衣阿华级战列舰梦幻般的冲到距离基洛夫级20km距离上准备发起攻击,一样会被基洛夫级强大的核动力引擎加燃气涡轮引擎的双重动力迅速拉开距离,使衣阿华的406mm巨炮失去任何命中精度。


现代军舰的防御系统相当完善,这种重炮在二战时期各种海战已经证明:20km外的命中率极为感人,更别提对付强大动力系统和干扰系统,雷达系统联合对抗的现代战舰了。


有人说:战列舰有强大的装甲防护,反舰导弹打不穿!宝贝,那些装甲是防御的重点部位,不是全舰糊满了装甲,一套3倍音速的反舰导弹攻击下来,衣阿华就剩不下什么了!更别提反击了,它根本就没有反击的武器和能力!



图片里是“彼得大帝号”巡洋舰正在发射令人生畏的P700“花岗岩”巨型反舰导弹,该型导弹在有中继的条件下射程为550公里,战斗部重达700公斤,内装500公斤黑索金高爆炸药!威力要比二战期间日本“大和号”战列舰的460毫米舰炮威力大多了,破坏力应该和德国“古斯塔夫800”列车炮弹相当,这样的巨型反舰导弹“基洛夫级”上装有20枚。

如果是单打独斗的情况下当然是“基洛夫级”战列巡洋舰更厉害!因为它本身就是综合作战能力非常枪的制海舰,苏联当成研制它的目的就是打击美军的航母战斗群,当然4艘“衣阿华级”战列舰也在它的打击之列。



与“基洛夫级”强大的反舰能力相比“衣阿华级”战列舰就相对弱一些,只安装4座四联装“鱼叉”反舰导弹,射程只有80公里,而且是中型亚音速反舰导弹,一侧2座发射架8枚连续突击也很难突破“基洛夫级”密集的防空网,主要原因就是速度太慢了,即便是有一两枚击中了“基洛夫”,对于排水量25000吨的大舰来说伤害程度也很低。



那么,有人会问“衣阿华”不是有3座三联装406毫米主炮吗?这种老古董对于导弹化时代的海战来说并不多大意义,因为受原始设计的影响,MK7舰炮炮弹发射到35公里之后就基本打不到驱逐舰大小的目标了,虽然“基洛夫”比驱逐舰大多了,但是导弹化时代谁还和你玩儿对轰?也正是由于舰炮准头太低才被导弹代替,成了第二层级的舰载武器。



“衣阿华”战列舰虽然装备得“战斧巡航导弹”,但只是对陆攻击型,并不具备反舰能力。

总得来说,两型巨舰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衣阿华战列舰”虽然二战结束之后不像其他国家那样退役了,但美军只是将它作为登陆作战时的巨型海上炮台对陆上是目标进行轰击,虽然到1990初相继退役成为海上博物馆,期间也进行过几次翻新,但终归不适宜现代海战的要求,而且美军有大量的两栖攻击舰,上面也搭载了“海鹞”攻击机,在使用灵活性和精确打击方面都好于MK7舰炮,所以4艘老舰都退役了。

“基洛夫级”也没好哪去,这是9月初进入到浮动船坞内等待拆解的“拉扎耶夫海军上将号”,也就是1144.2型巡洋舰的二号舰“伏龙芝号”,1984年10月服役,仅过了10年它就一直停靠在太平洋舰队的码头上风吹日晒,直到宣布退役和解体。

基诺夫大巡比衣阿华级战列舰晚出生好几十年,当然先进得多了!也理所当然是真正的海洋霸主!

基诺夫和衣阿华单独对抗的话,我认为基诺夫厉害。

加个前提,双方距离多少?

50公里内 衣阿华赢面大,50公里外,基洛夫大。

但好奇问下,他俩又不是一般小国 ,只能派一艘船出来。他俩干架,需要用到这个基本都军舰话,那不是就得全方位海空天作战体系一起上吗?

兔子的航母之所以这么晚才建造,不是缺造船的技术,而是需要打造整个海空天的航母打击群。总不能学小国家,一条航母裸奔。


战舰大战

战舰大战

9.0折

下载游戏折扣

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