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名将介绍?(三国名将介绍视频)

条条 335

三国名将介绍?

一,三国名将介绍?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及孙吴三个政权。开始的时间广义是从公元184年黄巾之乱开始。公元220年曹丕迫汉献帝禅让,立国号为魏,史称曹魏。隔年刘备亦称帝,国号续为汉,史称蜀汉。孙权至229年才称帝,国号吴,史称孙吴或东吴。263年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国号晋,史称西晋,曹魏亡。西晋于280年发动晋灭吴之战,灭亡孙吴,统一天下。


一、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字阿瞒。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主要成就:消灭群雄,统一北方。


二、司马懿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三国时期魏国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曹丕驾崩后,司马懿出任辅政大臣,大胜前来偷袭的诸葛瑾,在抵御诸葛亮北伐的过程中,司马懿两次谋划奇策,大获全胜。公元237年,辽东太守公孙渊造反,司马懿率军征讨,在襄平歼灭叛军,平定辽东。公元251年,司马懿去世,谥号宣文。其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


主要成就:抵御诸葛亮的北伐,灭公孙渊。


三、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刘备三顾茅庐请其出山,与刘备相见时陈说三分天下的大计。赤壁之战时,游说孙权联合抵抗曹操。公元223年,刘备临终前,托孤于诸葛亮。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军南征,打败雍闿军,七擒孟获,并组建了无当飞军。为了匡扶汉室,从公元228年至公元234年,诸葛亮率领大军五次北伐中原,占领武都、阴平两郡。建兴十二年,病逝于五丈原,被追谥为忠武侯。


主要成就:治理蜀地,平定南蛮,北伐中原。


四、周瑜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吴国名将。出身士族,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初平二年,周瑜随孙策在历阳起兵,协助孙策平定刘繇,统一江东。建安五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留在他身边做中护军,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侵,向孙权逼近,周瑜率兵三万与蜀军联合抗衡,和黄盖上演苦肉计骗得曹操信任,并火烧赤壁,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五年,病逝于巴丘。


主要成就:辅佐孙策平定江东,赤壁破曹操,南郡败曹仁。


五、邓艾



邓艾(197年-264年),字士载,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出早年被推荐为典农都尉学士,得到司马懿赏识,后升任尚书郎。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公元263年,邓艾、钟会、诸葛绪三路军队攻打蜀汉,邓艾率军偷渡阴平,攻克绵竹,斩蜀将诸葛瞻及尚书张遵等人。邓艾率先进入成都,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后因遭到钟会的污蔑和陷害,被司马昭猜忌而被收押,后与其子邓忠一起被杀害。


主要成就:与姜维多次对峙,攻灭蜀汉。


六、陆逊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字伯言,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出身江东士族,建安八年,成为孙权的幕僚。后来任海昌屯田都尉兼海昌县令。率兵征讨山越潘临,因为多次战功升为定威校尉。后来娶孙策之女为妻,建安二十四年,率军参与攻取荆州。黄武二年,率领军队在夷陵火烧连营,击败刘备所率蜀汉军。黄武七年,陆逊又在石亭大胜曹休。孙权称帝后,以陆逊为上大将军,赤乌七年,任职丞相,却因为卷入立嗣之争得罪孙权,赤乌八年,含愤去世。吴景帝时,追谥为昭侯。


主要成就:夷陵破刘备,石亭败曹休。


七、吕蒙



吕蒙(179年—220年),字子明,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少年时依附姐夫邓当,随孙策为将。孙权统事后,渐受重用,跟随孙权征讨黄祖,吕蒙统率前锋部队,斩杀陈就,被封为横野中郎将。从围曹仁于南郡,破朱光于皖城。后攻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计擒郝普,在逍遥津之战中奋勇抵抗张辽军追袭,在濡须抵抗曹操的军队,因功任左护军、虎威将军。鲁肃去世后,代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败蜀汉名将关羽,拜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不久因病去世。


主要成就:攻占皖城,智取三郡,袭取荆州,击败关羽。


八、张辽


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早年效力丁原、董卓、吕布。吕布战败后转投曹操,跟随曹操四处征讨。建安二十年,孙权率领十万大军进围合肥,张辽率八百人偷袭孙权先锋,后来吴军因为久攻不下,而且军中疾疫流行,只好撤退,张辽命令将士阻断大桥追击吴军,差点活捉孙权,因功被封为征东将军。曹丕称帝后,被封为晋阳侯。黄初三年,张辽病逝,谥号为刚侯。


主要成就:大破乌桓,阵斩蹋顿,逍遥津败孙权。


九、关羽


关羽(?-220年),字云长,三国时期蜀国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不得已投降,在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被封为汉寿亭侯。后来回到刘备身边,刘备取得荆南四郡后,受封襄阳太守、荡寇将军。刘备平定蜀地后,关羽镇守荆州五郡。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围樊城,擒获于禁,斩杀庞德,曹操曾想迁都以避其锐。后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樊城,孙权派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退至麦城,兵败被杀。被追谥为壮缪侯。


主要成就:白马斩颜良,襄樊擒于禁、斩庞德。


十、张飞



张飞(?-221年),字益德,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黄巾起义爆发后,参加刘备组织的义勇军,跟随刘备辗转各地。建安十三年,曹操挥师南下,刘备长坂坡败退,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据水断桥,曹军没人敢逼近。刘备占领荆州后任命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建安十九年,率军平定巴郡、巴西两郡。建安二十二年,在宕渠击败张郃。刘备称帝后,被封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为关羽报仇,出兵伐吴,出兵前,被麾下将领范强、张达刺杀而死。被追谥为桓侯。


主要成就:当阳挡曹军,取西川,宕渠败张郃

二,三国名将介绍图片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成都有武侯祠。另,大诗人杜甫有《蜀相》名篇传世。

三,三国名将都叫啥

三国名将张辽

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聂壹的后人。

起初,担任雁门郡吏。又先后跟随丁原、何进、董卓、吕布,恪尽职守,历尽坎坷。吕布败亡后,张辽归属曹操。此后,立下众多显赫的功勋。洞察敌情而劝降昌镐。攻袁氏而转战河北。在白狼山之战率领先锋大破乌桓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驱逐辽东大将柳毅。以静制动平定军中谋反。进军江淮击灭陈兰、梅成。此后,长期镇守合肥。

建安二十年(215年),合肥之战,张辽率领八百将士冲击东吴十万大军,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下,令东吴军队披靡溃败、闻风丧胆。又率领追兵,大破孙权、甘宁、凌统等人,差点活捉孙权。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张辽止啼”成为流传千古的典故

四,三国名将名称大全

一、张辽

张辽原是丁原部下,后来便跟随吕布,吕布战败后被曹操收入麾下,这下就开始了辉煌的军事生涯。在曹操麾下,张辽可谓是如鱼得水,屡立战功,北征袁绍于白狼山斩杀匈奴蹋顿单于,南御孙权以八百将士大破十万东吴军于逍遥津,可以说张辽绝对是三国所有降将中战功最为显著的一位了。

二、徐晃

徐晃早年是黄巾余部白波军将领,后来归降朝廷,最后投到曹操麾下,徐晃为人低调,有功也不主动讨要封赏,加之治军严谨,对士兵管束颇多,因此曹军中流传着“不得响,属徐晃”的话。对曹操来说,徐晃却是不可多得的大将,在潼关之战中,徐晃以四千兵马拖住马超三万大军,为曹操主力军团赢得了时间,襄樊之战一举击破关羽荆州军团主力,斩杀五万余级,被曹操认为是有周亚夫之遗风。

三、张郃

张郃是官渡之战中投降曹操的,素以善战多谋著称,汉中之战作为夏侯渊的副手,在夏侯渊轻兵冒进战死以后收拢部队抵抗刘备军,被刘备视为是心腹大患,后来又一直活到了曹魏时期,长期负责镇守魏国北方边境。诸葛亮北伐时,前两次北伐都在张郃手上吃了大亏,尤其是街亭之战和南平之战,蜀将马谡、王平等都被张郃打得打败,是曹魏后期最主要的将领。

四、于禁

于禁是青州名将,早期投奔曹操,一开始的时候就凭借真本事,为曹操立下了许多大功,比如当时的青州就是他打下了的。加上此人颇具军事才能,会带兵打仗,会管理士兵,所以很得曹操的器重。但后来在襄樊之战中,带领一支七拼八凑的部队被关羽伏击被俘,此事于禁用投降和自己一生的虚名换来了三万多曹军将士的性命。只可惜于禁从前得罪过曹丕,被记仇的曹丕活活逼死。

五、庞德

庞德原本是西凉军将领,潼关之战后投降曹操,被曹操重用负责调练西凉骑兵,襄樊之战时主动请缨随于禁出征,对战关羽丝毫不落下风,可惜后来被关羽防水所生擒,宁死不降被杀。

六、甘宁

甘宁原本是长江水贼,后来被江夏太守黄祖收服,在历次对抗江东孙氏的进攻中战功颇多,斩杀孙策大将凌操。后来黄祖战败,甘宁率部投降孙权,在后来同曹操的对战中率百骑冲破曹营,被孙权所重视,位列江东十二虎臣之中。

七、马超

马超是西凉太守马腾之子,在马腾入京后率兵反叛,在潼关之战中曾击败曹操,后来因与其他关西军阀将领不和内讧战败,退回西凉后又因为与当地将领产生矛盾被驱逐,无奈先后投奔张鲁、刘备,因其手下有一支强悍的骑兵部队,加之身世显赫,在羌胡族人中颇具声望,被刘备拜为五虎上将之一。

八、魏延

魏延本是荆州将领,但是名声并不好,曾在荆州两度卖主,后来被刘备看重,委以重任,是蜀汉后期的主要战将之一。对于此人,诸葛亮早认为魏延脑后有反骨,应该早杀之以除后患,但是刘备不听,终于在诸葛亮死后反叛夺权,被提前做好应对措施的马岱斩杀,魏延不忠之恶名也流传下来,为人唾骂。


三国名将

三国名将

7.0折

下载游戏折扣

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