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系列里摸金校尉、发丘将军、搬山道人、卸岭力士各有什么特色?

条条 502

《鬼吹灯》系列里摸金校尉、发丘将军、搬山道人、卸岭力士各有什么特色?

一,《鬼吹灯》系列里摸金校尉、发丘将军、搬山道人、卸岭力士各有什么特色?

《鬼吹灯》系列是天下霸唱虚构的描写盗墓的小说,“摸金有符,发丘有印,搬山有术,卸岭有甲”,说中国盗墓的分为4大门派。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祖师爷,而曹操就是盗墓这行的祖师爷。当时曹操为了军饷就让士兵去盗前朝古墓,可盗墓名声不好,士兵们不情愿啊。曹操就干脆给盗墓的士兵们设置了两个军衔,一个是摸金校尉,另一个是发丘中郎将。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关于曹操盗墓的描写:“而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后来,曹操提倡薄葬,并且在自己死后搞了那么多个疑冢,应该就是怕自己的墓也被盗吧?

下面我们来说说盗墓四大门派的特色。

一、摸金校尉

《鬼吹灯》系列的主角胡八一、王胖子、Shirley杨他们三个就是摸金校尉。 判断是不是摸金校尉的依据,是看有没有摸金祖师爷传下来的“摸金符”。

摸金校尉有“分金定穴”的本领,在盗墓时会观察星像及山川河流,以风水星象推算出哪里风水好,哪里有“龙脉”,从而定出古墓陵寝的方位。

胡八一他们如果得到信息知道哪里有某座陵墓,会先去图书馆阅读相关历史文献,结合当时当地的风俗习惯,传说故事等,再用胡八一“分金定穴”的本领,从而找到古墓。

摸金校尉专业技术性强,对付僵尸等用的是黑驴蹄子这种传统办法。摸金行动时一般三个人,一人打洞,一人运土,一人望风。

摸金校尉讲究两大原则:一是鸡鸣灯灭不摸金,指的是摸金校尉开棺之前必须要在墓室的东南角点一支蜡烛,如果蜡烛熄灭就必须立即离开,什么也不能拿。这其实就是说墓中氧气不够了,别再贪财了,快逃命吧!

二是明器不能全部拿完,得给墓主人留点,省得主人生气了诈尸。这当然是玩笑话了,应该是吃完大餐,给后来者留点剩菜,不吃独食,做事留有余地的意思。

二、发丘将军

发丘将军其实就是上面提到的发丘中郎将,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本来是一个体系的,在曹操组建的职业盗墓部门中,一名发丘郎中将指挥十名摸金校尉。

发丘中郎将是盗墓军团统帅,重在管理调度协调统筹,战略布局;摸金校尉是执行军官,重在执行。后来衍生出发丘、摸金两大盗墓门派。但他们有很多一脉相传的技艺和规矩。

有所区别的就是摸金校尉行事低调,买装备、找资料、探消息都是悄悄的编造各种合法理由进行。而发丘将军则稍显高调,平时装成大商人、大掌柜,四处溜达打探消息。他们只对大墓感兴趣,如果发现大墓,发丘将军便公开和当地官员或衙门一起去盗墓,然后一起分赃。

因为发丘将军和官府合作,官府就赐给发丘将军们一个大印,上面刻着“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八个字。每一个发丘天官都有一枚正统的“发丘天印”,有了它可以名正言顺的挖坟掘墓。据传这是件不可替代的神物,一印在手,鬼神皆避,所以才叫“发丘有印”。

摸金校尉重技术有讲究,对古墓不拆不毁,从内部潜入,是盗墓的最高境界。发丘将军,是直接从外面开挖,盗墓手法相当于考古队。

这两种都是曹操封的官方认定盗墓人员,是有执照和资质证书的,也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

三、搬山道人

搬山派其实是《鬼吹灯》里最为神秘的一派,据说搬山一派起源于西域的格拉扎马黑双山。

他们的祖先在黑双山的无底洞中无意中打开了灾难之门,部族的后人遭到了可怕的诅咒,身上会长像眼睛似的红斑,然后在痛苦中死去。

得知要解除诅咒需要雮尘珠,而传说中雮尘珠被当做陪葬品,放在墓穴当中了,为了医治族人和彻底关上灾祸之门,这个部族中的一部分人便开始四处盗墓寻找雮尘珠。久而久之,他们自己便形成了一个派别,叫搬山道人,以“搬山分甲术”进行盗墓。

所谓“搬山有术”,这个术说的是搬山道人善于利用物与物之间的相生相克,借用动物的能力。

如用驯化的穿山鲮(九带犰狳)掘洞、用公鸡破蜈蚣;他们擅长机关阵法,尤其擅长破解墓室中的各类机关。搬山派最擅长的就是用暴力开墓,就是用炸药炸!当然,作为道士,他们也懂一些风水知识,不过没有摸金发丘懂得多。

搬山道人向来是独来独往,所以防身功夫很高,对付墓室中一些僵尸甚至可以硬扛,比如《怒晴湘西》里的鹧鸪哨,竟然把僵尸的头给拧下来了。

鹧鸪哨后来为了找到雮尘珠,求助于摸金校尉了尘长老。了尘长老将自己的摸金符送给了鹧鸪哨作为传承。这样,鹧鸪哨既是搬山道人也是摸金校尉了。《鬼吹灯》里的Shirley杨武艺高超,她是鹧鸪哨的传人,也属搬山道人一派。

四、卸岭力士

卸岭力士就是盗墓团伙,他们入派的门槛低,门徒众多,但是首领是要精通风水以及盗墓知识的。卸岭派人多势众,其中孔武有力的壮汉很多,所以才叫卸岭力士

这派据说是始于赤眉,崛起于元朝。元朝时期,汉人受到了蒙古人的欺压和屠杀,所以当时民间的一些绿林团伙就决定去盗那些元朝大官和皇家贵族的墓,泄愤的同时还能拿钱财,慢慢的就形成了这个卸岭流派。

卸岭有甲,不过这个“甲”没有太多的记载,可能是他们从元朝皇族墓中盗出来的宝贝黄金内甲,传说可以刀枪不入,所以在门派首领间传承。

卸岭一旦确定大墓,便几百上千人倾巢而出,拿出愚公移山精神,只管挖就是了,毫无技术含量。

为了这么多人的生计,他们是见墓就挖,且有墓的时候挖坟掘墓;找不着墓的时候,便啸聚山林劫取财物。

摸金校尉和发丘天官门规森严,禁忌很多,依靠“寻龙诀”和风水秘术,虽然技术高超却晦涩难懂,难以传承。不过他们盗过的墓破坏性小些,现代考古还能有所发现。不过《鬼吹灯》系列小说中并未描写哪个具体人物是发丘将军。

而搬山道人只在族内传承,他们盗墓纯粹是因为世代相传的诅咒,迫不得已而为之,基本上都不拿明器。

可他们用炸药炸墓和卸岭力士的暴力挖掘,对古墓破坏性极大,被他们盗过的墓基本上已没有什么考古价值。可怎么看这两派才像现在的盗墓贼,也许作者就是根据现实虚构的这两派吧?

就像民国时期的军阀孙殿英,管它墓道口在哪,直接炸药炸开慈禧墓,大家觉得他走的是哪一派的套路?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天下霸唱的《鬼吹灯》,是我这些年一个字一个字看完全本的唯一一部大部头小说。一共十三本。小说有这么几个写作特点:

一,构思精巧,别出心裁。看似胡编乱造,但又有根有据。

二,现实和虚拟有机结合,每一个单独的故事都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而且所有单独的故事,又都有紧密联系,并不是各自为政,而是以胡八一、王胖子“倒斗盗墓”为一条主线,贯穿其中。

三,奇思妙想、异想天开,但又一步步把读者引入一个别开生面的虚构的幻境之中。

四,整部书上自天文,下至地理,中通风土人情、真实现实,阴阳八卦,有回忆的故事,有脑洞大开的益智成分,几乎是包罗万象,无所不至。


仔细看,你会发现,这肯定不是一个人写的,因为每个单独的故事文笔差异很大。有的地方写得很细腻,有的地方写得很粗糙,但又丝毫没有损坏《鬼吹灯》整部书的精巧构思。

说起书中提到“摸金校尉、发丘将军、搬山道人、卸岭力士”这四个派别,毫无疑问,他们都属于摸金倒斗的盗墓者,前两个都是官方指派人员,持有摸金符为标记,就像现在的专业身份证、工作证一样。后两个行当,则是由盗墓行业派生出来的江湖人士。

下面简单说一下他们各自的特点和工作情况。

一,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

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这两个职务,据说最早是由汉末三国时期的魏主曹操设置。

众所周知,曹操是东汉末年权相,太尉曹嵩之子,曹魏的奠基者。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天下大乱。先有黄巾大起义,后有宦官祸乱朝纲,董卓专权。再后就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把持东汉朝政。

据《鬼吹灯》介绍,为了补充军费,曹操在军中专门设立一个发丘中郎将,下面有摸金校尉,专门盗掘古墓。配发发丘印、摸金符,以作身份。


提到中郎将这个职务,其实最早是秦朝设置的。到西汉时期,分五官、左、右三个中郎官署,这些官署都各自设置中郎将,以统领皇帝的侍卫,保护皇帝的安全。

至于说发丘中郎将,好理解。发,就是发掘。丘,就是坟墓。发丘,就是盗墓。

到了曹操控制东汉朝廷大权后,首创军中“盗墓办公室”,下设“发丘中郎将”与“摸金校尉” 。发丘中郎将与摸金校尉同属曹操的盗墓军队,只不过发丘中郎将官阶大一级,是摸金校尉的上司首领。发丘中郎将有一枚发丘天印(发丘印),印上刻有“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八个大字。是件不可替代的神物,号称一印在手,鬼神皆避。


而摸金校尉,则是发丘中郎将的下级人员。他们盗墓依靠的是金刚伞、飞虎爪等外在工具,而发丘中郎将盗墓依靠的则是发丘指、缩骨功这些自身功夫。另外摸金校尉的“寻龙诀”是以十六字天卦为基础,而发丘中郎将的“寻龙诀”是以六十四天卦为基础。

摸金校尉在盗墓过程中,有一些需要遵守的规定:

一,每人必备一个黑驴蹄。在盗墓过程中,如果遇到粽子,即成精的尸体,需要用到黑驴蹄制服。

二,是在墓穴中的东南角点一支蜡烛,灯灭停止;灯亮进行。灯亮,说明墓穴中情况正常;灯灭,证明墓穴中情况不明,或者危险临近,必须立刻停止倒斗,退出墓穴。

为什么要在墓室里点灯呢?其实道理很简单。点上一根蜡烛的原因就是为了时刻注意地下的氧气含量,如果氧气含量不足,蜡烛自然就会熄灭,如果不在这个时候退走,摸金之人很可能会因为墓室内氧气不足导致窒息而亡。

至于说为什么要在东南角点灯,这和古代的墓葬习俗有关系。在中国古代,人们很看重墓地风水,墓地的修建也有一定的讲究,需要配合阴阳八卦。在八卦中东南位于八卦中的巽位,代表着风,一般墓地的门都会开在这个方向,所以东南方是空气流通比较频繁的地方,氧气含量也是比较高的地方,如果这个位置的蜡烛都灭了,其他地方的氧气含量自然会更低,要尽快撤出才行。



这样的说法,并非《鬼吹灯》首创,最早的依据是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由于《鬼吹灯》的主角胡八一、王胖子两人就是摸金校尉,因此,摸金校尉最让人们熟知。

二,搬山道人

搬山道人同样也是以盗墓为业,所不同的是,他们擅长生克制化之术,行踪隐秘难寻,许多年来很少与外人相通,但他们所做只为求取“丹珠”,不为墓室里的财物。


搬山道人的祖师爷,据说是伍子胥。这是来源于伍子胥掘墓鞭尸的故事:伍子胥的父亲、兄弟被楚平王所害。他立誓要报仇,逃到了吴国,后来帮助吴王阖庐攻破楚国的郢都,但是这时 候,楚平王已死,伍子胥便掘开了楚平王的墓穴,抬出他的尸体,抽了三百下,算是报了仇。

在《鬼吹灯》里,搬山道人盗掘古墓,是为了找寻一种丹珠。据书中介绍,搬山一派,最早在秦汉时就有雏形,但是一直等到清朝中叶才发展壮大起来。搬山派采取的是一种俗称"开喇叭"式的盗墓方式,这在武术里就像是以劲道取胜的门派,擅长的自然是些"大力金刚掌"之类的,而不是像武当太极八卦阵一类以柔克刚的招数。

搬山派采用的所谓开喇叭的盗墓方式,是指通过打通墓葬从而使其通风,这样做的方式使搬山派门人即搬山道人在墓葬里晕厥的危险就大大降低了,但是对墓葬的破坏性实在太大,尤其是使得墓葬失去了保护,各种其他损害就会随之而来。

搬山道人之所以被称做"道人",这是因为搬山门人们,一般都身着道士装扮,而且会一些与茅山道士手法类似的法术,比如"搬山分甲术"。这可以看出搬山一派应该与道教有一定的渊源。但是搬山一派在风水学上并没什么造诣,所以才会使用破坏的盗墓方式,这是因为他们自身技能有限的原因。

搬山门派因为学过粗浅的道术,所以武功比起其他门派还是要略胜一筹,而且发挥了道术在盗墓中对付僵尸的优势,设计了一些机关阵法,专门用以对付墓葬中的邪物,因此比起一般的盗墓门派,搬山派更具神秘感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搬山派总是独来独往,假借道士的身份,在各个地方到处溜达,寻找时机和墓地。因为他们盗墓的目的是寻找丹珠解药,对墓里的金银财宝不感兴趣,这无疑和别的盗墓派别专为寻求财宝的目的冲突。故此,搬山派不喜欢和别的盗墓派别合作。

据说搬山派之所以采取破坏的盗墓方式,除了因为他们本身善恶观念不强之外,主要原因是他们最想要盗取的并非一般的金银财宝,而是灵丹妙药,所以他们进入墓葬根本无需考虑这个墓葬能否为今后再次盗墓提供可能。

但是后来不断的失败,告诉他们所追求的灵丹妙药或许根本就不存在,所以他们就转而开始一味求财的盗墓了。直到现在,那些盗墓者,采取的也主要是搬山道人这种方法,对古墓损害很大。也就是说,经搬山道人光顾过的古墓,被破坏程度非常大。在小说《鬼吹灯》里,鹧鸪哨是搬山道人的代表人物。

三,卸岭力士

卸岭力士,也是天下霸唱小说《鬼吹灯》中盗墓人的流派之一。此派于北宋期间经过逐步互相交流融合,吸收了摸金校尉与崂山派两派特色,形成了具体的流派,他们对风水术法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但并非集两家之所长)。卸岭力士擅长于破坏法阵,熟悉各类风水地形的弱点。


从古至今,说起强盗贼寇,在世人眼中,历来都是该遭千刀万剐的歹人,也是有极大败坏的恶名。可是,细说起来,各行各业都有坏人。不过,绿林盗中声名最显赫者,也就只有卸岭力士了。


因为,卸岭力士这一派,在盗墓中,一般是聚集很多人一起干,成群结队。他们盗取古冢,并不是像摸金校尉那样凭艺高人胆大,也不是像搬山道人那样,凭矫健的身手。他们凭的是人多势众。卸岭,顾名思义,就是说,他们在盗掘古墓时,因为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只能靠人多势众,把古墓这一大片区域打开,甚至是整个挖开。有时候一座山、一座岭,都得被他们拆卸干净。就像一群鬣狗吃一只大象一样,靠的是大家的蛮力。


正因为如此,卸岭力士就必须要有可靠的器械。在《鬼吹灯》里,卸岭力士的代表人物是那个陈瞎子和陈玉楼。

卸岭力士这一个盗墓派别,据说最早也是出自于汉代乱世。到唐宋时最鼎盛,明清时期开始没落,后来销声匿迹了。不过,民国时军阀孙殿英盗掘慈禧太后的墓穴那种肆意妄为的行为,倒是和卸岭力士这一盗墓门派有点相似。

想想也是,难怪卸岭力士这一派后来会绝迹你。这种成群结队、声势浩大,而且大张旗鼓地公开盗掘古墓的行动,后来都是由一个国家的文物考古队伍组织专门的队伍来做的。个人要想组织那么大的队伍盗墓,那不就是公开和官府作对,活得不耐烦了吗?

发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术,卸岭有甲

天下霸唱在《鬼吹灯》系列中首创倒斗四大门派,分别是发丘天官、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岭力士。四大门派源远流长,各有手段,手段又各有不同,却是并没有高下之分,真正有手段发帝陵大斗的也只有这四大派。

1、发丘天官

发丘和摸金实际上是一派,最擅长使用风水寻龙。

摸金校尉在战国时期已经形成了雏形,而发丘天官到了后汉才形成。发丘天官又是摸金校尉的首领,手段和规矩完全一样。不同于摸金校尉的是,发丘天官多了一枚后汉印符,上面铸有“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八字。这枚古印是一件神物,再厉害的僵尸厉 鬼也可以克制。

明朝的时候,观山太保封王礼给明太祖朱元璋修建皇陵。朱元璋又担心发丘摸金盗发帝陵,封王礼知道发丘摸金最重祖师爷的规矩,就出计让毁掉发丘印和摸金符。永乐年间,发丘印被毁,至此再也没有了发丘天官。

摸金校尉

摸金校尉最早要追寻到西周的时候了。周幽王去世后,一个陪葬的奴隶得以不死,还从墓中带出了丹砂异书。说起来这个奴隶才是摸金校尉的祖师爷,摸金校尉的进退之法都出自奴隶流传下来的那本丹砂异书。不过,奴隶并没有留下姓名,后世就少有人知了。

战国时期,摸金校尉的雏形已经形成了。到了后汉时期,曹操需要军饷,吸纳了不少倒斗高手,设立了正规的倒斗军队,摸金校尉这个名字才正式出现,因此后世拜曹操为祖师爷。不过,直到唐朝,摸金校尉的种种手段和行规才彻底完善。再后来,摸金校尉又吸取了江西形势宗风水理论的精髓,形成了摸金校尉独有的风水秘术寻龙诀和分金定穴。

明朝的时候,皇室毁去七枚摸金符,世上只剩下三枚。清朝的时候,张三爷一人带三枚摸金符,人称张三链子。张三爷是个奇人,他发斗的时候,发掘出西周古卦,创出了一本《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张三爷金盆洗手后,摸金符传给了飞天欻觬、金算盘、铁磨头,《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撕去阴阳篇给了孙国辅。再后来,飞天欻觬、铁磨头的摸金符到了鹧鸪哨手里,又到了胡八一、shirley杨手里,金算盘的摸金符则到了王胖子手里,形成了新一代的摸金三人组。

摸金校尉最擅长的就是寻龙诀和分金定穴,可以上观天星下察地脉。这套秘术施展开来,可以快速确定古墓的位置,还可以使用罗盘金针精确确认棺椁的位置,直捣黄龙。摸金三人组中,也只有胡八一精通风水寻龙秘术。

摸金校尉盗亦有道,最是重视规矩。进斗之前,摸金校尉必然先在东南角点燃一支蜡烛,灯灭必须退出,鸡鸣也必须退出,这就是所谓的鸡鸣灯灭不摸金。摸金校尉还讲究生生不息,摸金不损死者遗骸,一次只拿一两件东西。遵从这些规矩只能算半个摸金校尉,只有带有正宗摸金符的才算是真正的摸金校尉,才会被祖师爷保佑。

摸金校尉的装备很多,最不可少的就是黑驴蹄子,是克制僵尸专用。此外,摸金校尉还有金刚伞、捆尸索、探阴爪等古时传下的装备,到了摸金三人组又增加了工兵铲、伞兵刀、狼眼手电筒等新型装备。

搬山道人

搬山道人是扎格拉玛族的后代,世代都在寻找凤凰胆破解诅咒。因为搬山道人有所求而非求财,所以尊伍子胥为祖师爷。

搬山道人平日里扮作游方道士行走天下,走山岭赴海外追寻凤凰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搬山道人形成了“搬山填海术”和“分山掘子甲”,合称为搬山分甲术。这套技术和摸金校尉完全不同,而是生克制化之术,搬山道人深通生克制化,能识世间珍异之物,瓶山之中公鸡克制蜈蚣就是生克制化之术。

搬山有术,搬山道人倒斗也有绝技,采取的是喇叭式倒斗。另外,搬山道人还有分山掘子甲,是驯服穿山穴陵甲,让它们钻山探洞。对付僵尸,搬山道人则有绝技魁星踢斗,再厉害的尸王也能卸掉大椎。

在《鬼吹灯》中只出现了三个搬山道人,鹧鸪哨、老洋人、花灵。老洋人、花灵基本上就是打酱油的,鹧鸪哨堪称是《鬼吹灯》第一高手,几度出现,显示了不俗的绝技。另外,南海之行的漂瓜取鱼、司天鱼、魁星盘都是搬山填海术的绝技。

卸岭力士

卸岭力士出自赤眉军,当年曾盗发汉帝诸陵。赤眉军解散后就成了绿林中的响马,平时啸聚山林拦路劫财,有大斗的时候则聚集在一起发掘。

卸岭力士敬关帝,尊西楚霸王为祖师,义气为先又力拔山兮气盖世。卸岭力士一切又听从魁首调遣,倒斗靠的是外力,多时能聚集上万人,用大铲大锄牛马车拉、药石土炮,总之用尽一切手段破山开岭。

常胜山上有高楼,四方英雄到此来,龙凤如意结故交,五湖四海水滔滔。卸岭力士人多势众,多有奇人异士,有使用开山斧的大力士,有精通各门的奇人。遇到僵尸,卸岭也不惧怕,用竹竿戳住僵尸,再覆上渔网可将之焚毁。卸岭力士的蜈蚣挂山梯也是一件独门秘器,能组装拆卸,变化多端,是卸岭力士倒斗必不可少的装备。

《怒晴湘西》卷讲的就是卸岭力士的故事。卸岭力士最后一任魁首是陈玉楼,也是个极有本事的人,能够观泥痕、认草色、寻藏识宝,还精通闻山辨龙等术。陈玉楼实将倒斗四派的下乘之术发挥到了极致,也算是一个奇人了,昆仑摩勒、红姑娘、花玛拐也是各有技艺。正是有着这一大批精锐人士,陈玉楼发了无数巨冢。

卸岭力士人数众多,手段也是格外残酷,墓室中能搬的全部搬走。或许正因为这样,卸岭走向了没落,陈玉楼去云南虫谷瞎了一双眼睛后,卸岭力士也烟消云散。

在《鬼吹灯》系列中,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岭力士都有展现各自的手段,并没有高劣之分。摸金校尉和发丘天官同出一脉,主要靠的是风水秘术;搬山道人靠的是生克制化之术;卸岭力士人多势众,众人各显手段。正是有着这各有特色的四派,《鬼吹灯》的故事才更加精彩。

这是盗墓的四大门派,手段各异。搬山道人是神秘存在的,其它的有家族传承之说。

很荣幸回答您的问题,以下是我的观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下面分别分析一下摸金、发丘、搬山、卸岭的源起、代表人物和特色

一、源起

摸金校尉和发丘将军最出自三国时期的曹操。



当时官渡之战前夕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以一篇讨贼檄文《为袁绍徼豫州文》大放异彩,并揭示了摸金校尉和发丘将军的源起,文中记载“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这段文字记录了曹操为打赢官渡之战,命令手下军士偷坟掘墓,敛取随葬钱财物品充当军饷,并设了盗墓的专门官职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

搬山道人以伍子胥为尊。



在《鬼吹灯南海归墟》中描写搬山道人的起源“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之前,世上便已有了倒斗之事,可最有影响力的,怕是要数伍子胥倔楚王墓,鞭尸雪恨之事为首了,伍子胥挖坟掘墓是为了报不共戴天之仇,并非为了墓中陪葬的明器,他这是“有所为而非为财”,所以后世同样“有所求而非为财”的搬山道人,便向来尊伍子胥为祖师!”

那么搬山道人所求“有所求而非为财”的有所求是什么呢?书上交代便是“雮尘珠”也称作“凤凰胆”,因为传闻只有此物可以治疗搬山道人一派的血液病(40岁就亡),所以搬山道人孜孜不倦的寻找古墓,探寻此物!

卸岭力士以楚霸王为尊。



卸岭力士一派据说起源于绿林土匪,常以人多势众开坟掘墓,传闻其他最早的开创人力大无穷,无人能敌,选择盗墓这派营生后以西楚霸王项羽为尊,渐渐发展起来自成一派。

二、代表人物和特色

摸金校尉代表人物:胡八一、胖子、Shirley杨三人行动小组及了尘长老。

特色:摸金一般配置为三人制,一个挖土的,一个专门去散土,另有一个在远处放哨。

技术:善于利用《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十六字为:天、地、人、鬼、神、佛、魔、畜、慑、镇、遁、物、化、阴、阳、空),精通“寻龙诀”和“分金定穴”。



规矩:打开墓室后先在墓室地宫东南角点上一支蜡烛,摸金时不能损坏死者的遗骸,撤离时候必给死者留下一两样宝物。在此之间,如果东南角的蜡烛熄灭了,就必须把拿到手的财物原样放回,恭恭敬敬地磕三个头,按原路退回去。并且进墓前要戴口罩,一是里面的空气质量不好;二是活人的气息留在墓里不吉利;三是不能对着古尸呼气,怕诈尸。

发丘中郎将代表人物:清代的摸金首领张三链子,不过由于发丘印在明代毁了,发丘一派早已绝迹。

特色:发丘天官相较于摸金校尉多了一枚印章。印上刻有“百官赐福,百无禁忌”八个字。发丘印号称一印在手鬼神皆避,实在是盗墓利器。据说已经在明代损毁,未能流传于世。

搬山道人代表人物:鹧鸪哨。



特色:原为扎格拉玛族后裔,与茅山一派颇有渊源,擅长“搬山分甲术”又多以道士行走伪装,故称作搬山道人。擅长破解墓道机关,个人武力超群。

卸岭力士代表人物:陈玉楼陈瞎子。



卸岭派定位墓穴擅长鼻子闻,使用专门的长铁钎打入地下,拔出来之后闻泥土中带出来的各种气味。另外凭铁钎打入土的手感,可以判断地下是否为空,如果有石块或砖头,反馈的感触就会有所不同。

欢迎关注,多看一些我的文章和视频,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交流。


摸金校尉之天字卷H5 下载游戏折扣

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