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玩家很容易接受《战神:诸神黄昏》芙蕾雅原谅奎托斯,而无法接受《最后的生还者2》中艾莉原谅艾比?

条条 389

为什么玩家很容易接受《战神:诸神黄昏》芙蕾雅原谅奎托斯,而无法接受《最后的生还者2》中艾莉原谅艾比?

一,为什么玩家很容易接受《战神:诸神黄昏》芙蕾雅原谅奎托斯,而无法接受《最后的生还者2》中艾莉原谅艾比?

我没有玩战神不了解剧情,但是美国末日2的剧情真的恶心死我了,通篇夹带着制作人自以为是的各种政治正确,好好的游戏好好的故事扯成立一坨屎

美末2里不是人物的问题,是他妈的导演强加这么撕裂的设定的问题。他要是想妥妥的把主角换成艾比也就算了,从另一个角度讲述美末的故事也行。与艾利以后产生交集,把乔尔杀死的桥段放在中后期,也行。最后让艾利跟艾比去撞击复仇也行。总之,对于艾比这条线,在没有任何铺垫没有任何共情的前提下,就把她设定成为一个让人厌恶的大反派,游戏后期再来强硬让玩家去体验她的人生,狗屎一样的设定。忽然强迫玩家去喜爱一个已经令人憎恶的角色。什么圣母心,每个人都可怜,每个人都有自己行恶的理由。说白了艾比也就是一个普通角色,艾利也可以是一个普通角色。既然游戏第二代还是围绕艾利为主线,那么彼此就不应该定为第二主角。

新战神里的芙蕾雅,在第一代里已经塑造了一个正面形象,最后是因为失去儿子而变得有些疯狂。她在游戏里的设定是有过程的,玩家与她共情,在游戏结尾希望她不要站在主角的对立面。也正因为如此,玩家会很好奇在第二作中,芙蕾雅这条线会如何发展下去。游戏剧情也顺着玩家的期待,给了一个相对合理的转折路线。芙蕾雅会回归是众所期待的,游戏发展和故事剧情的一步步讲述也是合情合理。

游戏对于人物的塑造也是花了好几个小时的。

杀乔尔,没有任何来由,但确实坐实了艾比是大恶人的定位。导演强加的圣母情节,对不起,作为玩家没有这种情感理由。

杀芙蕾雅的儿子鲍尔德,那是已经在铺垫了整个游戏之后,到最后的冲突高潮。追杀奎托斯,已经是在第一部剧情的烘托下的结果,而原谅奎托斯是玩家共情中的一部分,也是满足感的体现。

两个作品同是第二作,剧情掌控方面天差地别。美末1那是经典,细嚼慢咽的作品,人物设定剧情发展有新意更有作品突破的地方。战神1是已有经典游戏的创新作品,从第三人称视角的过关游戏,变成第一人称过肩视角的一镜到底沉浸式电影体验。战神,创造了奇迹,带来了游戏界的艺术层面创新。作为年度最佳游戏,当之无愧。美末2,在前作已经非常成功的前提下,自作的一部续作,除了游戏画面,剧情一塌糊涂,美末1里那些让人津津乐道的特色,都被毁坏得体无完肤。战神,我可以一直保留着,有空拿起来玩两把,看画面,看剧情。美末1已经玩过两三遍了,感动的部分不会一直有兴奋点。美末2,在通关后第一时间被我扔进垃圾桶了。

我觉得 首先是巴德尔是自己寻死,奎托斯不想杀他然而他一而再的挑衅威胁奎托斯.而且他的悲惨下场有一半原因是他妈照成的,于情于理,根本怪不到奎爷身上.

所有的剧情作品(电影、小说、游戏等),都可以安排大反转、大起伏、大波折的剧情,但是必须要通过合适的剧情过渡和铺垫来让观众接受。 美末2显然是铺垫不够

埃比的行为无法让玩家共情,刚刚死里脱生,转身就是背刺行为,即使是为了亲爹复仇(且这个爹的塑造并不光辉),也会让玩家破口大骂编剧脑残。

完全可以在此之前把老乔抹黑一点,把埃比他爹塑造的伟大一点,叙述一下这么多年来老乔对埃比心灵造成的阴影,好赖也能让玩家觉得这事儿情有可原吧,开头的埃比如此快意恩仇,到了后期,自己的伙伴都快被艾莉屠杀干净了,如此血海深仇不亚于杀父之仇,竟然因为一个刚刚相处几天就彼此交心的小伙伴而良心发现 ,放过了眼前的不共戴天的仇人,,,

我一直可以理解艾莉放过埃比,毕竟艾莉杀人太多心里已经麻了,杀死孕妇后她彻底崩了,后面又被埃比饶了一命,若不是汤米把她给激了,她应该是这辈子都不想在和埃比有任何交集。但是埃比呢,杀死乔尔后她一直在解决自己的私人事情(埃比的感情线属实莫名其妙),孰不知自己走一路艾莉跟着后面杀一路,等她回过头来朋友都死绝了,只剩下刚刚遇到的小屁孩,于是回过头给艾莉揍了一顿,撂句狠话就走了。这编剧,就硬正确硬圣母,再不提他的各种私活,整个就是吸大麻的女同大战跨性别大肌霸。


战神诸神黄昏 下载游戏折扣

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