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豪杰若是按省分派,哪支省队最强?(三国豪杰有哪些)

条条 1605

三国豪杰若是按省分派,哪支省队最强?

一,三国豪杰若是按省分派,哪支省队最强?

列举100多个三国代表性人物,为了方便对比,设置一个量化规则:

1、文武值:文值代表文臣实力(谋略、内政综合评定),武值代表武将实力(统率、武力综合评定),个别能人文武两方面均有不俗表现,可以文武同时加分,比如曹操、诸葛亮等。

2、文臣武将设置四档(对应分值):三流(1分)、二流(3分)、一流(6分)、顶流(9分)

3、君主统合部众的能力也很关键,因而君主额外有魅力分算入文值中。

河北省

涿郡涿【zhuō】县(河北保定涿州):刘备(武3分、魅力9分)、张飞(武9分)、简雍(文3分)

常山真定(河北石家庄):赵云(武9分)

河间鄚【mào】县(河北沧州任丘):张郃(武9分)

右北平土垠(河北唐山):程普(武6分)

辽西令支(河北唐山迁安):韩当(武3分)、公孙瓒(武6分、魅力3分)

安平堂阳(河北邢台新河):颜良(武6分)

钜鹿(河北邢台巨鹿):田丰(文9分)

广平(河北邯郸):沮授(文9分)

河北具体不详:文丑(武6分)

合计:武值57,文值33,总值90

小评:

1、河北队看这架势就很强,有文有武,顶级谋士和武将都不缺,要是刘备当初有这套班底,那先和袁绍扳手腕的就不是曹操了,而应该是刘备。

△刘备

2、江东老将程普和韩当其实是北方人,会到孙坚麾下是有些原因的。孙坚虽然是南方人,但是在北方有着相当长的履职经历:他曾在江苏任职,又随中郎将朱儁在河南转战平定黄巾军,还在甘肃随张温讨伐过凉州叛军。在这一过程中,孙坚招收了不少北方人。

河南省

南阳郡(河南南阳):黄忠(武9分)、李严(武6分)、逢纪(文6分)、文聘(武6分)、李通(武6分)、娄圭(文6分)

义阳郡(河南南阳桐柏):魏延(武6分)

汝南郡(河南驻马店平舆):陈到(武3分)

汝南汝阳(河南周口商水):袁绍(武3分,魅力6分)

阳平郡卫侯国(河南濮阳清丰):乐进(武6分)

魏郡阴安(河南濮阳清丰北):审配(文6分)

陈留己吾(河南商丘宁陵):典韦(武6分)

颍川颍阴(河南许昌):荀彧(文9分)、荀攸(文9分)

颍川阳翟(河南许昌禹州):戏志才(文9分)、郭嘉(文9分)、郭图(文3分)

河内温县(河南焦作温县):司马懿(文6分、武6分)

△袁绍

合计:武值57,文值69,总值126

小评:

1、天花板出现了!河南自古便是中原逐鹿之地,人文荟萃,教学兴盛,因而人才辈出,文值恐怖如斯,可见一斑。

2、河南队也是文武双修,不过文臣的实力更强,可惜没有好主公,袁绍大家都懂的,纵然有这么多好臣属,奈何他听不进去正确意见,没辙。

山西省

河东解良(山西运城):关羽(武9分)、关平(武3分)

河东杨县(山西临汾):徐晃(武6分)、贾逵(文6分)

雁门马邑(山西朔州):张辽(武9分)

△关羽

合计:武值27,文值6,总值33

小评:山西队其实也还不错,武将质量很高,自古并州多猛将啊!关羽、张辽、徐晃各个都能坐镇一方,其实他们都是老乡。

陕西省

扶风茂陵(陕西兴平):马腾(武3分,魅力3)、马超(武9分)、马岱(武3分)

扶风郿县(陕西宝鸡眉县):法正(文9分)

△马超

合计:武值15,文值12,总值27

小评:陕西队武有马超,文有法正,这个组合打仗还是很强的,值得期待。

甘肃

天水冀县(甘肃天水甘谷):姜维(武6分)

武威姑臧(甘肃武威):贾诩(文9分)

凉州陇西临洮(甘肃定西岷县):董卓(武3分,魅力1分)

合计:武值9,文值10,总值19

小评:甘肃队文有贾诩,武有姜维,这一老一少也是难对付得很啊。至于董卓一手好牌打烂,只是一个没人青睐的主公罢了。

山东

琅琊阳都(山东临沂沂南):诸葛亮(武6分,文9分)、诸葛瑾(武3分)、诸葛均(文1分)

琅邪莒【jǔ】县(山东日照莒县):徐盛(武6分)

北海郡(山东潍坊昌乐):孙乾(文3分)

山阳郡(山东济宁金乡):伊籍(文3分)

山阳高平(山东济宁微山):刘表(文6分,魅力6)

山阳钜野(山东省菏泽巨野):李典(武3分)

泰山钜平(山东泰安宁阳):于禁(武6分)

东郡东阿(山东聊城东阿):程昱(文9分)

东郡东武阳(山东聊城莘县):陈宫(文6分)

东莱黄县(山东烟台龙口):太史慈(武6分)

济阴定陶(山东菏泽):董昭(文6分)

合计:武值30,文值49,总值79

小评:

1、山东队有诸葛亮坐镇,也算是文武双修的强队了。

2、刘表做主公的话,进取心不强感觉会拖后腿,

3、程昱是位大才,能够独镇一方,除了岁数太大,就没有太大软肋了。

湖北

襄阳郡(治湖北襄阳):庞统(文9分)、廖化(武3分)、马良(文6分)、马谡(文6分)、蒯良(文6分)、蒯越(文6分)、蔡瑁(武3分)

△庞统

合计:武值6,文值33,总值39

小评:湖北队的精华集中在襄阳,而襄阳也是文教兴盛之地,尤其是汉末北方战乱,许多文人避难于此,更是加强了这一点。不过襄阳重文轻武,军事人才还是相对较少。

湖南

长沙郡(治湖南湘阴):刘封(武3分)

零陵郡烝【zhēng】阳(湖南衡阳):刘巴(文6分)

零陵泉陵(湖南永州):黄盖(武3分)

合计:武值6,文值6,总值12

小评:湖南队略显单薄,主要还是受时代的限制,开发程度较低,不过也算有文有武,勉强能够一战。

江苏

东海朐【qú】县(江苏连云港):糜竺(文3分)、糜芳(武1分)

下邳淮浦(江苏淮安涟水):陈登(文6分)

吴郡吴县(江苏苏州):陆逊(武9分)、陆抗(武6分)、陆绩(文3分)、朱桓(武6分)、顾雍(文6分)

徐州彭城(江苏徐州):张昭(文6分)、张纮(文6分)

合计:武值22,文值30,总值52

小评:江苏队整体实力不俗,有东吴名将陆逊坐镇,最起码自保绰绰有余。

安徽

沛国谯县(安徽亳【bó】州):曹操(武9分,文9分,魅力6分)、曹仁(武6分)、曹纯(武6分)、曹洪(武3分)、曹休(武3分)、夏侯惇(武3分)、夏侯渊(武6分)、许褚(武6分)

庐江舒县(安徽合肥庐江):周瑜(武9分)

临淮东城(安徽滁州定远):鲁肃(武6分)

汝南富陂【bēi】(安徽阜阳阜南):吕蒙(武6分)

庐江松滋(安徽安庆宿松):陈武(武3分)

九江下蔡(安徽淮南凤台):周泰(武6分)

九江寿春(安徽淮南寿县):蒋钦(武3分)

楚国平阿(安徽蚌埠怀远):蒋济(文6分)

△曹操

合计:武值72,文值21,总值93

小评:安徽队的军事能力实在是很强,曹操的老家人都在这里,外加东吴三代大都督,而相对来说文值就偏弱了些。

浙江

吴郡富春(浙江杭州富阳区):孙坚(武6分)、孙策(武9分)、孙权(武1分,文6分,魅力6分)

吴郡馀杭(浙江杭州余杭区):凌操(武3分)、凌统(武3分)

会稽馀姚(今浙江余姚):董袭(武3分)

△孙坚

合计:武值25,文值12,总值37

小评:浙江队显然是孙氏领衔的,有些重武轻文,但依然不能小看其战斗力。

重庆

巴郡临江(重庆忠县):甘宁(武6分)

△甘宁

合计:武值6,总值6

小评:重庆队只有一个代表人物东吴大将甘宁,有些薄弱,未来只能等待被其他强队吞并。

四川

蜀郡(四川成都):张任(武6分)、张松(文6分)

巴西宕【dàng】渠(四川达州渠县):王平(武6分)

合计:武值12,文值6,总值18

小评:四川队其实还能有更多文臣武将,但平均评分都不会太高。不过四川队文武齐全,依托地形也可以打打防御战。

内蒙古

五原九原(内蒙古包头九原区):吕布(武9分)

合计:武值9,总值9

小评:内蒙古队只有吕布一人,武力超凡,可惜没有文臣辅助,难以成大事。

辽宁

辽东襄平(辽宁辽阳):公孙度(武3分,魅力3)

玄菟【tú】郡(辽宁东部及朝鲜咸镜道一带):徐荣(武6分)

合计:武值9,文值3,总值12

小评:辽宁队人才也比较匮乏,没办法当时辽宁那边是北塞,公孙度这种二流君主都能把夷狄收拾得服服帖帖,可见人才内卷这种事,我华夏自古有之。

结语

样本有限的情况下,统计数据只能总结出大概的比较结果,并不是绝对的。综合排名如下:

1、河南126

2、安徽93

3、河北90

4、山东79

5、江苏52

6、湖北39

7、浙江37

8、山西33

9、陕西27

10、甘肃19

11、四川18

12、辽宁12

13、湖南12

14、内蒙古9

15、重庆6

一共15个省入围,这一点不奇怪,三国时期要论发达程度自然是以中原地区为首,北塞和南疆的开发都相对落后,所以基本上像河南、河北这些省份名人比较集中,毫不意外。

我认为,各省队一旦展开角逐,能一统天下的王者,应该是从河南、安徽、河北、山东这四队中脱颖而出,尤其是安徽和河北,曹操和刘备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豪杰们的实力,绝对是夺冠最大的两个热门。

讲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曹操对刘备说过的话——“天下英雄,唯操与使君尔!”

文以载道,史可明鉴,@清山雅舍热衷研读历史文化,分享生活感悟。

原创不易,欢迎关注点赞,在此感谢。

二,三国中的豪杰指的是谁

东汉末年分三国,三国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司马懿,郭嘉,周瑜,荀彧,陆逊,姜维等,武将有吕布,典韦,关羽,张飞,赵云,黄忠,许褚,张辽,太史慈等等各种名将,就不一一列举了。那么他们都是哪里人呢?主要集中在五个省:安徽,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小编在这简单列举一下,有啥问题,希望各位看客老爷多多担待。

安徽人物:安徽(淮河为界,把安徽分为一南一北)许褚:力大如牛,曹操的贴身侍卫长,多次救过曹操的命,但结局一般,儿子死得窝囊。

周泰:孙权的老部下,为救孙权不惜舍命,身上几十处刀伤,孙权视其如骨肉。

文钦:曹魏后期牛人,但有雄才而无大略,以失败告终。

文鸯:淮南一战成名,在敌营杀个“七进七出”的人不是赵子龙,原型人物是他,受到三国迷的强烈追捧。

周瑜: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的总指挥,虽然死时军职只是偏将,但在人们心中绝对是元帅级的人物。

吕蒙:见解不凡,能文能武,白衣渡江,建立功业。

河南人物:黄忠:定军山之战斩杀魏军在汉中的总指挥夏侯渊,一战成名,成为蜀汉“四方将军”之一,因此被民间归入“五战上将”中。

典韦:很厉害,很勇猛,但死得有些不值,领导犯了错,凭什么要下属承担责任?

文聘:本是刘表手下的将领,刘表之子刘琮投降曹操,文聘不愿随见,直至曹操点名召见,曹操问其故,文聘表示自己不能保全本境,愧于见人,曹操听后,视其为忠臣,呛然誉之。

魏延:最令人唏嘘感叹的三国名将,很能打,但情商不高,跟很多人都合不来,最后成为蜀汉政坛的一只孤鸟。

河北人物:公孙瓒:一流的猛人和强人,善打硬仗,手下有一支“白马义从”,轻松消灭了顶头上司刘虞,实力超过对手袁绍,但不会用人,手下有本事的人都另谋发展了,留下的是一些“庸儿”,一手好牌被打得稀烂,结果兵败自杀。

韩当:江东的名将,祖籍却在辽西令支,即今河北省迁安市,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随从其征伐四方,功勋卓著,对江东基业的逐渐稳固和吴国的建立有着重要贡献,可惜的是,儿子却成了孙吴的叛将。

程普:也是江东名将,也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的副总指挥,祖籍右北平土垠,即今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

张郃:跟过韩馥,后来投靠袁绍,最后在官渡之战中“战场起义”,从此如鱼得水,最耀眼的时刻是街亭之战,但最后转到司马懿手下,不明不白地死在了木门道,回顾其一生,常遇不靠谱的领导,受了不少窝囊气。

赵云:与辉煌战绩相比,他的品质更可贵,不仅一身是胆,而且头脑清醒,能看到问题,在别人不愿意说的时候敢于直言。

张飞:形象被定格为“莽张飞”,其实特别尊重文人,还是一名业余书法家。

山东人物:太史慈:充满传奇的人物,与孔融、刘备都有交集,可惜未能成为蜀汉的“开国元勋”,最后阴差阳错来到江南,成为江东名将。

于禁:曾是曹操最信任、最依赖的将领之一,善于打恶仗、猛仗,官渡之战前后竟然因功连升三级,但最终未能进入曹魏太庙,都说他晚节不保,但生而为人,谁又能没有求生的欲望?同样是降将,有的人成为人们心中的武圣,有的人却是不忠不义的叛徒。

李典:曹操早期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在于禁、乐进等人刚刚被提拔为校尉、都尉时,他已是中郎将,资历很老,最后却没能成为曹魏的“四方将军”,因此也没能进入民间所说的“五子良将”中,这一切都缘于他去世得太早了。

程昱:一个传奇人物,开始是武将,后来转行成为谋士,干得都很出色,是三国时代文武双全人物的代表,为曹魏事业尽忠竭力,就因为早年在筹集的军粮里杂有“人脯”,被视为触犯了人伦底线,因而几次有机会升任三公都被否决。

满宠:被低估的一代名将,曹魏后期的中流砥柱,酒量不错。

颜良:都以为他是河北人,民间将其归入“河北四庭柱”中,但他是琅琊临沂人,即今山东省临沂市人,诸葛亮的老乡。

山西人物:关羽:尽管一生打了许多败仗,在所参与的战斗战役中综合胜率还不到三成,但大家更钦佩他身上的忠与义,所以仍受到后世推崇,被尊为武圣。

张辽:先后跟了丁原、董卓、吕布,所遇皆非人,始终黯然无光,自从效力曹操,立刻大放异彩,由一名降将成长为民间所谓曹魏“五子良将”之首,逍遥津一战是其军事生涯的顶点。

徐晃:就曹营来说也是一名降将,在其他名将衬托下略显黯淡,但很善于带兵,实力不容低估,最出名的一仗是荆州解围,与老朋友关羽阵前交手,把关羽逼得走了麦城。

当然其他省份也都出了不少人物,比如四川,湖北,陕西等地,小编就不一一列举了,希望大家喜欢。





三,三国地方豪强

安徽

曹操曹仁曹洪曹休曹真曹丕曹植夏侯惇夏侯渊夏侯尚华佗

周瑜鲁肃吕蒙吕范丁奉等

四,三国演义中的三国豪杰

如果说历史上哪个省份豪杰最多不好说,但是三国的话毫无疑问是安徽!原因很简单实力最强的曹魏奠基人曹操是安徽亳州人,其他的不说光是曹氏和夏侯氏宗亲就有不少名人,再加上其他的杰出人才,无论是数量和质量三国还没有哪个省份能和安徽相比,不妨简单来列举一下三国时期到底有哪些豪杰来自安徽:

一、曹魏阵营

曹操不仅是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文学成就很高的文学家,他和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在文学上的成就甚至略胜建安七子。

除了以曹魏八虎骑为代表的曹氏和夏侯氏宗亲之外,三国曹魏阵营的名人还有许褚、文鸯、华佗、蒋济、刘晔、刘馥、胡质、史涣等等,其他不太出名的就更多了。

二、东吴阵营

孙权占据江东,地理位置上决定了其麾下不少杰出人才也来自安徽,其他的不说东吴四大都督就有周瑜、鲁肃和吕蒙三位都督都是安徽人,江东十二虎臣也有周泰、蒋钦、丁奉、陈武四人来自安徽,此外吕范、吕据、胡综等人同样也来自安徽。

至于蜀汉阵营,因为刘备前半生虽然到处跑,但足迹在安徽停留的时候并不多,所以他的元从旧部罕有安徽人,此后占据的荆州和益州离安徽更远,所以蜀汉阵营来自安徽的很少。

坊间有“一部三国史,半部安徽史”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论名人的数量和质量唯二可以和安徽相比的也就只有河南和河北两个省份,河南除了颍川出谋士之外,名将也不少,比如黄忠、魏延、李严、司马懿、典韦、乐进、邓艾等等;至于河北除了名气最大的张飞和赵云之外,还有张郃、程普、韩当等名将也来自河北,不过整体来说还是略逊于安徽一筹。

四,三国演义中的三国豪杰

应该是河北队最强。

常山赵子龙,妥妥的正宗河北队一号选手;河北四庭柱:颜良、文丑、张颌、高览;一正梁:韩荣;张飞也可加盟河北队。此外,二流三流的一大打。人家组织一只省队都困难,河北队估计可以组成河北一队、河北二队、河北三队、河北四队。当然,组成四只队伍参赛是为了促进三国时期武术事业的发展,最大的问题是内部一二三四不好排。浓缩成两队就是冠军相,再浓缩成一队,实在有浪费之嫌。


三国豪杰超V资源版 下载游戏折扣

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