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大唐完成了华夏文明大一统了吗?具体如何?

条条 443

盛世大唐完成了华夏文明大一统了吗?具体如何?

一,盛世大唐完成了华夏文明大一统了吗?具体如何?

大唐,多么让人心向神往的时代。强汉盛唐,光耀万年,他创造了无数伟大的盛世,成为当代中华的符号。那么盛唐究竟有没有完成中华大一统?下面就听小白好好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如有不合理,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何为中华?

中华的疆域在数千年的时间不断扩大,从刚开始的仅仅河南一省之地,扩展到今日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那何为中华之地?

我认为中华真正的疆域不在实际的国土,如果仅仅只是国土而言,那恐怕只有河南一省,甚至河洛之地才是原始的中华,这才是中华的始祖之地。

真正的中华应该是中华文化能够“统治”的地方,中华文化传播四海。我们有所谓的东方文化圈,其实那就是中华的文化圈,这个圈子就是中华。

自秦以后,中华文明在汉地开始传播开来,形成了所谓的汉地,这大致就是明朝时期所谓的两京一十三省的答题疆域,这是中华文化历朝历代统治的基础,得汉地者才是天下正统,才是中华,其余均为蛮夷(我没有鄙视其他的地方,这是古人的认知)。

之后,在汉地的基础上历朝历代开始开疆拓土,开始征战边远外地,慢慢的,中华的疆域随着中华文化和中华强大的军队开始渐渐扩大,夷狄臣服,外邦觐见。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唐的大一统

如果从传统汉地而言,唐无疑和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一样,获得了以中原为代表的汉地,获得了中华。

唐朝在唐高宗总章年间,疆域达到最大,囊括汉地夷狄之地。唐在隋的基础上继续的开疆拓土,无疑加深了中华的概念。

唐实现中华一统这是肯定的。但他的统一不仅仅是在所谓的疆域上,疆域固然重要,但又太多东西比疆域重要。唐的一统更多的在文化的归一。华夏文明不断扩大,统一是必然的,这正是唐的历史功绩。直到开元年间到达顶峰,为后世所羡。

据《后汉书》记载,早在公元一世纪,日本岛上就有不少小国与中国东汉王朝“建立了外交关系”,他们崇拜天朝,迷恋“汉文化”,但整个日本旗帜鲜明地提出学习“汉才”却在七世纪。

从崇拜到学习,为什么间隔了这么长时间?除了日本逐渐形成统一国家原因外,还与“汉才”的成熟期及其显现的最核心魅力息息相关。

虽说汉才起于汉,然而,如果论及“汉才的顶峰”,那么我想没有一个朝代、敢说超越大唐。两汉中国打下的正统的两点一线“汉才”,在唐朝全都“熟了”。成熟的华夏文明登上七世纪世界主体文明最高峰。

中国大大小小的王朝上百个,大一统王朝也有九个,为什么汉才在唐朝成熟、华夏文明此时置顶而不是其他朝代?

用大历史的眼光观察,可以一语挑明:此乃唐朝“特质”——“二元体制”造就的结果。盛唐体制,从政治到文化,均有别于“大一统”中国历代王朝,它不是“一元体制”,而是打破条条框框的“二元体制”。用日本学者谷川道雄的话来讲,这种体制是“胡、汉二元体制”,而中国学者陈寅恪则称为“胡、汉分治”。

“二元体制”在政治上的表现,就是突破“内敛”传统,实行“开放”政治。主要表现为文官制开明成熟,君臣共治、平民子弟“仕进”之路四通八达,朝野上下遍行开放之风。唐廷录用官员不仅不问出身、不分贵贱,而且不分华夷,不少胡人、沙陀人、羌人成为政府官员,唐朝的科举考试,不少“外国人”也有“准考证”。“开放式”政治,使大唐进入了“海纳百川、众望所归”政治大国行列。

先放一张盛唐时期的地图吧

疆域比现在的中国大 ,主要是外蒙划出去,作为中苏的缓冲地。

在现代文明中,中国人一般被称作【汉人】或【唐人】,比如世界各地的唐人街。由此可见汉文化对中国文明的影响,以及唐朝是多么的开放,对当时世界的影响。

唐朝做到了华夏文明大统一。因为说,自秦始皇,中国就已经做到了华夏文明大统一(商周不算大统一)。而汉朝,中国就已经实现了民族大融合。

唐朝的牛逼之处在于博大,开放(想想少数民族清朝的闭关锁国,而且是在康熙时期,欧洲已经有几大资本强国了,乾隆更是固步自封,闭关,为晚清的落后埋下了伏笔),万国来唐,文化交流。


华夏文明是大一统了,但在领土上东三省、西藏、内蒙这些地没有统一,新疆也只是设立了都护府。

我们这些现代人总是喜欢从上帝视角 去倒退历史,唐朝确实强势一些 但也不用把他们的行为拔高到民族大义的高度,唐朝所谓开放包容的政策和当时人口锐减 地域融合等很多因素 其实李唐本身来自于关陇集团,这个集团就是由很多少数民族融合而成的 再说当时的人根本没有什么国家 民族 血统的概念


盛世大唐VIP秒升版 下载游戏折扣

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