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游记》和《封神演义》里的神仙有什么联系?
当然有联系,《封神演义》成书比《西游记》晚,更比《水浒传》晚,可以说《封神演义》中有不少与《西游记》一样或相类似的人物,而《水浒传》一百零八颗星,也在《封神演义》中丰富了不少只是星的凡人名变了!
可以说《封神演义》综合《西游记》和《水浒传》中的精彩部分,同时加进了作者的创作元素!
昊天大帝对应玉皇大帝!
三清(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基本没啥区别!
托塔天王李靖哪吒及四大天王(《封神演义》中魔家四将!
二郎神(杨戬)
戴礼(哮天犬)
袁洪(孙悟空)
金大升(牛魔王)
朱子真(猪八戒)
《封神演义》好象是《西游记》前传,《水浒传》前传!
这也说明了《封神演义》借鉴了《西游记》和《水浒传》!
《封神演义》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正义战胜暴虐;《西游记》是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圆满取得真经!
《水浒传》是替天行道,除暴安民!
背景不同,年代不同,但传播的都是正能量!
二,西游记和封神演义是神话故事吗
说到封神演义和西游记里神仙之间的关联,有两种比较。
一种是外在的关联,人物都十分相似。
西游记太上老君=封神演义老子。
元始天尊=元始天尊
通天教主=灵宝道尊
二郎神=杨戬

玉帝=昊天上帝
王母娘娘=瑶池金母
观音菩萨=慈航道人
文殊菩萨=文殊广法天尊
普贤菩萨=普贤真人
灵吉菩萨=灵宝大法师
孙悟空=袁洪【很多人这么传说】
由于封神演义成书比西游记晚了几十年,所以很多人都说封神演义抄了西游记里的人物。
其实,这个真不算抄。
我们现在流传了很多的神话传说,比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娘娘补天造人、神农尝百草等等的一些神话传说。
神话传说里就那么几个人,而在封神演义成书的年代,想必流传的神话故事也极其相似。
封神演义和西游记人物相似,然后情节也比较相似。
而封神演义和西游记内在的关联便是故事情节。封神演义可以说告诉了我们神是怎么来的,天庭又是怎么组建的。
基本和现在的网络小说比较起来,都是打怪升级的套路。
先来说两本书里面的主角,姜子牙和孙悟空。
姜子牙助武王得到天下,要历经三十六路兵伐。
孙悟空要帮助唐僧取到真经,要经历八十一难。
姜子牙本想成仙,却被元始天尊派到人间完成封神任务。姜子牙不情愿下山。
孙悟空只是卖弄了七十二变,就被菩提祖师赶下山,他也是不情愿下山。
再看姜子牙和孙悟空之所以飞黄腾达,都跟樵夫脱离不了关系。
姜子牙是因为樵夫武吉而引来了姬昌,然后做了西岐丞相。
孙悟空是因为樵夫指路让他见到菩提祖师学到了高深法术。
姜子牙保护的武王,遇事哭哭啼啼没有主心骨,喜欢抱怨人。
孙悟空保护的唐僧,也同样是遇事没有主心骨,喜欢抱怨人。
西游记最后唐僧取经成功,取经小组里面的人都封了佛教官职。
封神演义里封神大战之后,死了的人都封了神位。
两本小说里都有一条主线,封神演义是武王伐纣,西游记里是唐僧取经。
封神大战是元始天尊隐藏幕后算计一切。西游记里是如来隐藏幕后算计一切。
可以说,封神演义和西游记跟现在网络小说的套路都差不多,都是升级打怪,然后一个大boss隐藏幕后。主角要是不行了,马上就有人来帮忙。
如果封神演义和西游记是一个作者的话,那么封神演义可以算作西游记的前传。封神演义里,连道佛千年前的争端都埋下了伏笔。
小刘相信,在封神演义之后,应该还有封神演义的第二部。在第二部里,作者会告诉我们,慈航道人也就是观音菩萨为何会成为观音菩萨,为何他们阐教十二金仙的几个要加入佛教。
还有如来佛祖怎么诞生的,以及地府十殿阎王是怎么来的,地藏王菩萨是怎么取代东岳大帝黄飞虎掌管的地府。
只可惜这一切都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里,或者当时封神演义的作者因为年龄大了,无法再写出第二部衔接西游记,于是,就让我们产生了这么多的疑问。或者,现在一切的问题,只能靠我们自己的分析和推断了。
小刘侃封神,请关注!
三,西游记和封神榜有什么区别
《西游记》成书早与《封神演义》,要说有关系也只是借鉴的关系,但里面的神仙却一点关系也没有。
我以四位两书中都有的神仙为例,带大家看其中的不同:
三清
《西游记》中的三清可以说是西游世界中的最高神,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是单独的个体神仙,也是最高战力。
《封神演义》中,老子一气化三清,可以理解为是三个分身。最高战力是鸿钧!

哪吒
在《封神演义》中,哪吒是被太乙真人救活。
而在《西游记》中,哪吒则是被如来佛祖救活。

杨戬与二郎神
《封神演义》中叫杨戬,不叫二郎神。
《西游记》中叫杨二郎,是玉帝的外甥。
两本书中都没有特别提示二郎神有三只眼。

佛教众人
《封神演义》中佛教一开始叫西方教,后来道教众仙的加入才逐渐有了佛教体系。比如,燃灯道人成了燃灯上古佛,慈航道人成了观音菩萨等等。
《西游记》中佛教是独立的教派。
所以,《西游记》与《封神演义》中的神仙并没有什么关系。
在我看来,《封神演义》有完整的神仙体系,有明确的实力划分,但它绝对借鉴了《西游记》,有些前段甚至是直接抄袭。
风气呼嚎,乾坤荡漾;雷声激烈,震动山川。电掣红绡,钻云飞火;雾迷日月,大地遮漫。风刮得沙尘扑面,雷惊得虎豹藏形,电闪得飞禽乱舞,雾迷得树木无踪。那风只搅得通天河波翻浪滚,那雷只震得界牌关地裂山崩,那电只闪得诛仙阵众仙迷眼,那雾只迷得芦蓬下失了门人。这风真是推山转石松篁倒,这雷真是威风凛烈震人惊,这电真是流天照野金蛇走,这雾真是弥弥漫漫蔽九重。
在看《西游记》通天河一段:
一阵风,乾坤播荡;一声雷,振动山川。一个熌,钻云飞火;一天雾,大地遮漫。风气呼号,雷声激烈。熌掣红绡,雾迷星月。风鼓的尘沙扑面,雷惊的虎豹藏形,熌幌的飞禽叫噪,雾漫的树木无踪。那风搅得个通天河波浪翻腾,那雷振得个通天河鱼龙丧胆,那熌照得个通天河彻底光明,那雾盖得个通天河岸崖昏惨。好风!颓山烈石松篁倒。好雷!惊蛰伤人威势豪。好熌!流天照野金蛇走。好雾!混混漫空蔽九霄。

这不算洗稿,应该是直接抄袭了吧,就是直接抄也要用点心啊,这诛仙阵里怎能有通天河?
《封神演义》中有很多桥段都是“拿来主义”直接搬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仔细读读两本书就能发现。
四,西游记和封神演义是一个世界观吗
《西游记》和《封神演义》虽然是两本各自独立的神魔小说,作者也不是一个人,虽然都是明朝但也不是一个时代的人。《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封神演义》作者是许仲琳,吴承恩比许仲琳大了接近六十岁,因此《西游记》的成书要早于《封神演义》。
中国的神话传说体系无非就是那些道教神仙和佛教神仙,故而两部作品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相同的神仙或者很接近的神仙。这就让两部作品有了微妙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总得来看《封神演义》里讲得是商周时期封神大战的故事;《西游记》讲得是唐朝太宗在位时玄奘取经的故事,从发生的年代上来看两部书讲得故事差了一千六百多年。

对于凡人而言一千六百年无非就是生老病死,世代繁衍而已!但对神仙而言这么漫长的时间是有着重大意义的。通过一千六百年的修行演变,封神大战时的神仙到了唐朝唐僧师徒取经之时无论身份、法术还是地位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比如《封神演义》中的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虽然在当时的封神时代已经贵为圣人了,但是他们还只是鸿钧老祖的徒弟。到了《西游记》里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则成了高高在上的道教之祖三清。
燃灯道人在《封神演义》中是阐教副教主,法力在阐教中仅次于元始天尊。不过这个阶段的燃灯道人还没有过去佛的风范,喜欢搞偷袭还喜欢把别人的法宝据为己有。二十四颗定海珠本来是赵公明的,在散仙萧升、曹宝用落地金钱将定海珠收了之后,萧升被暴怒的赵公明用钢鞭打死;曹宝将定海珠送给了燃灯道人。

后来燃灯道人派曹宝进入红水阵成为炮灰。这二十四颗定海珠就彻底归燃灯道人所有了,封神大战后燃灯道人投身西方,化为燃灯上古佛,此珠亦兴于释门,衍为二十四诸天。《西游记》中那位坐在宝阁之中目睹阿傩、伽叶向唐僧索贿的燃灯古佛就是《封神演义》中的那位燃灯道人。
阐教十二金仙中的惧留孙、文殊广法天尊、慈航道人、普贤真人在封神大战之后纷纷转投佛教,慈航道人就是《西游记》中那位耳熟能详、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普贤真人和文殊广法天尊就是《西游记》中的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这两位在四圣试禅心中曾化身妙龄少女戏弄猪八戒。惧留孙则成为上古七佛中的惧留孙佛。

《封神演义》中的截教大弟子多宝道人在诛仙阵被老子活捉押在八景宫桃园内,后被老子点化加入西方教,取得权力后改西方教为佛教,多宝道人就是《西游记》中那位佛法无边,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的如来佛祖!其他包括二郎神杨戬、哪吒、李靖等也都是《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中都反复出现的神仙。
如此说来,要说《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究竟什么关系的话,我觉得《封神演义》更像是《西游记》的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