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老小镇的产业规划落地难题如何解决?
养老小镇,是老人特殊人群的产业集聚,是在一个地方范围内集中与养老相关的产业。
讲产业,一定要讲供需两条线。
我国养老情况不容乐观,从村口红字宣传语便可窥见一二。以前是“国家来养老”,现在是“养老是全社会的责任,不能完全靠国家。”
养老需求很大在一个小家庭中,“421”模式已经是常态。“421”四个老人,一对青年夫妻,一个小孩。老人在数量上完胜,青年夫妻则面临巨大扶养老人,抚育孩子的压力。
据宏观数据统计,2016 年末,我国60 岁以上人口达到了2.31亿万人,已经占全国总人口的16.7%;2017 年年末,我国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 亿人,占总人口17.3%;2018年末,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人口老龄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无可逆转趋势,老龄人口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图片内容:亚洲各地区人口老龄化占比)
根据国际惯例,60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即为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了!
由此可见,养老需求很大,政府压力也大。
规模不经济的养老小镇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智囊们有了“急智”,养老小镇提案放到了会议桌上。
什么是养老小镇?通俗来讲,就是将分散在全国各处的养老院集中到一个房价低、物价低、生活成本低的地方,总之,就是让大家花最少的钱住最好的养老院。
在经济学中,这个叫规模经济,但是并不是每个行业都是规模经济的,有些就规模不经济了。那养老小镇是规模经济还是规模不经济呢?
财子君认为养老小镇本来是规模经济的,但是,最后变成了规模不经济。
国家不是说“养老是全社会的责任,不能完全靠国家”吗?不能只说不做,必须拿出诚意,结果就是,“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兴高采烈地低价拿地。然后,干啥?当然是干最挣钱的生意啊!房地产开发!
“你看我这周边还有养老产业”,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房价又向坐上飞机一样,快快上涨!原本应该节约成本,产生规模经济效应的产业,好吧,房价一涨,哪里还有优势可言。
还有另一个不得不说阻碍养老小镇发展的原因:中国人的孝道!
割肉入药、大杖则走、冬温夏清哪一个不强调“孝”字大过天?传统养老机构传递出来的印象就是老父亲老母亲在养老院手捧窝窝头,小白菜配两行泪,过得要有多凄凉就有多凄凉,于是,就得出了不在家养父母就是嫌弃父母,就是娶了媳妇忘了娘,就是不孝。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众人的唾沫就淹死你,子女哪里来胆不亲自侍奉老人。而且,大多数老人也不愿意选择入住养老机构,毕竟,中国有句古话: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无处不在的炒房团!总的来说,中国养老需求很大,在数量上有基础。而养老小镇原本目的也没有问题,出问题就出在:在中国,房地产投资回报率实在太吸引人了!
所以,要想真正解决养老小镇产业落地,必须要坚决杜绝炒房行为,也要监督低价拿地的企业,让他们将地用在养老产业建设上。
二,养老小镇上市公司
养老小镇落地难
养老小镇与普遍意义的养老院相比,养老小镇不仅需要有完善的医疗设施和医疗服务,而是更加关注生活环境和老人的精神生活,做到宜居养老,注重空气质量、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以及生活休闲配套设施,且需要有可持续的盈利运营模式。
一、从运营模式来看,首先是下游客户人群,我国老年群体越来越大,发展老年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但是老年群体整体收入都不高,养老小镇的盈利模式如何适应客户群是关键。
建议在运营模式上从公益的角度出发,采用政府和名企联营,既能解决社会普遍的养老问题,也能通过私有资本支持来完成整体项目运作。
二、从具体项目实施来看,养老小镇需要达到老人宜居的目标,首先是吸引力,生活环境方面要注重医疗环境和自然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要需要做详细的调研,分析可行性。另外就是从老人的精神需求,进行相关的配套建设。
三、从盈利角度来看,养老小镇如何盈利是小镇可持续经营的重点,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需要有不同的盈利模式,比如针对经济条件好的老人,可以采用售卖房产的模式,对于更多的经济条件较差的老人,更适合公寓出租的商业模式。另外,物美价廉的服务也是关键。

